手机浏览中华陶瓷网2016-07-13 浏览数:
用饰面砖装饰的外墙虽然美观大方,但渗漏现象十分突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了建筑质量通病,也给用户带来烦恼和损失。笔者近年来接
用饰面砖装饰的外墙虽然美观大方,但渗漏现象十分突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了建筑质量通病,也给用户带来烦恼和损失。笔者近年来接触了不少此类质量问题,现作一总结以与同行交流。
1 渗漏原因分析
1.1 墙体
90年代以来,大量的空心砖作为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人们对墙体砌筑的质量意识淡薄了许多。由于空心砖自身的规格结构特点,砖缝砂浆质量难于保证:水平缝的砂浆往往掉到砖的空心内,造成实际砂浆量不足;竖缝由于砖身较实心砖高,操作时砂浆无法满灰。因此,现实中按传统工艺砌筑成的空心砖墙实际上是一个“空隙”遍布的“多孔墙”。
l.2 外墙砂浆找平层
由于此类工程外墙最后一道要粘贴饰面砖,贴饰面砖之前的外墙找平层砂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往往是一道抹灰层且刮糙拉毛,这样形成的砂浆层内部孔隙率极高,而且缺乏养护,干缩裂缝现象严重,使得砂浆找平层失去了挡水的作用。
1.3 饰面砖粘贴方式
传统的饰面砖粘贴工艺,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厚浆粘贴。但为了贴铺时便于调整平整度,往往是非满浆粘贴,每块饰面砖的边缘10mm内是不吃浆的,这样形成的饰面层存在着大量的纵横缝隙。
1.4 勾缝
饰面砖有两种缝,一种是对拼缝,这种缝只能用干擦的办法将白水泥挤嵌在缝隙里,起不到密封堵漏的作用;另一种缝为装饰缝,宽度10~20mm。用普通水泥砂浆勾填,因缺乏淋水养护,常出现干缩裂缝,也起不到防渗漏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工艺方法施工而成的饰面砖墙从外到里存在着大量的空腔和缝隙,防渗能力极低。遇到下雨时,由于温度突然降低,这些空腔处在负压状态,还会大量地吸水和蓄水,所以有时出现雨停后内墙还会继续渗水数天的现象。
此外,还有窗框四周缝隙填堵不够密实,墙体自身沉缩造成梁下墙体处开裂等,也是外墙渗漏的原因。
2 饰面砖外墙渗漏的预防措施
2.1 严抓墙体砌筑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2.l.1 禁止干砖砌筑,确保砖缝砂浆饱满度
当用干砖砌墙时,砂浆很难铺均匀,砖缝砂浆不易饱满。应按GB50203-9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填充墙砌筑用的空心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在砖孔垂直情况下,水平铺灰并使用与砖孔模式相同的套板,防止砂浆掉入砖孔中;砖侧面应先挂灰后砌筑,并用专用的灰刀压实补灰。这样既保证了墙体的力学性能,又提高了墙体的抗渗能力。
2.1.2 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
施工中有时将填充墙一次砌到梁底,这样常因砌体灰缝干缩而沉降,沿框架梁底产生水平裂缝,造成渗水。
砌体与框架柱间的缝隙要用砂浆填嵌密实,框架柱伸出的拉结筋要砌入砖缝中;当填充墙砌到离梁底500tnm左右时应停工3d以上,待砌体灰缝干缩沉实后再砌顶部墙;还要留180~200mm空隙,在抹灰前采用倾斜60°左右的侧砖挤紧;斜角缝必须满铺挤实砂浆。
2.1.3 加强框架梁(柱)与墙体交接处的处理
由于粘土砖与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相差近1倍,因此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框架柱与填充外墙交接处,沿高度方向应每400~600mm高设2根φ6拉结筋,伸入砌体内不小于700mm;当砌块砌至最后一层时,可用承重空心砖的砖块斜砌塞紧;特别是在框架顶层的混凝土与填充墙交接处和其它薄弱部位,应贴1层大于300mm宽的钢丝网片,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
本文二维码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发布到“朋友圈”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华建材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掌握最新建材行业动态,了解最实用的建材产品知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jiafcz.co.chinaceram.cn/news/itemid-52111.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中华陶瓷网
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
公司名称:深圳市龙岗区家福瓷砖厂
免费加盟热线:400-061-8777